王鹤滨是一代名医,曾在苏联攻读研究生,是医学博士。1950年代,他曾担任主席的保健医生、秘书。
20世纪50年代,王鹤滨从苏联留学回国后,曾多次来到菊香书屋看望主席,谈他在苏联的生活趣事、趣闻。
1959年的一天,聊到赫鲁晓夫时,王鹤滨说:“苏联的老百姓一点都不尊敬他(赫鲁晓夫),私底下还给他起了不少外号呢,有一个外号很有意思,甚至传到了西方国家。”
赫鲁晓夫有个外号?主席听后很感兴趣,问:“苏联老百姓给他起了什么外号啊?”
王鹤滨笑了笑,说:“玉米棒子!”
玉米棒子?主席听后,哈哈大笑。
又问:“为什么叫这个外号?”
王鹤滨说:“事情是这样的,赫鲁晓夫为了改善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,就去美国访问,在美方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农场。在农场时,他看到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时,十分高兴,挽起袖子掰玉米,手持玉米棒子,极力称赞该农场。认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,尤其是玉米种植。回国后,他搞玉米运动,要求在全国大面积种植玉米。然而,苏联大多数地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玉米,结果种出的玉米无法拔出玉米穗,最终颗粒无收。导致苏联出现饥荒,不得不向西方购买粮食。因此,苏联老百姓就给他起了玉米棒子这个绰号,讽刺他愚蠢无知。”
主席听后,笑着说:这绰号太形象了,赫鲁晓夫就是个门外汉,只会瞎指挥。